{pboot:sitetitle}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4条非常有用的生活理念

2023-09-14 分类:心情文章 阅读:0

今天的文章,想跟大家分享4条我这几年一直

 
 
 
 
1. 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这句话出自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这首诗可能不是特别知名,但这句话我很喜欢,因为它很符合我的一个理念:
生命是非常宝贵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内耗上面,要去做有用的事情。
 
许多人都很容易陷入这么一个怪圈里面:过度地沉浸在情绪的波动之中,任由负面的思绪侵占大脑。比如:
特别容易因为别人无心的一句话、一个举动而生气,久久不能释怀;
遇到一点点小事也会想很多,常常翻来覆去地揣度,把这些小事无休止地放大;
面临压力时,总是抑制不住地往最坏的结果去想,从而让自己产生无谓的焦虑和担忧,难以走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一个深层的原因是:我们在内心深处觉得这些事情是「重要的」,因此会希望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它、衡量它,为它做好准备,以便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和选择。
 
但是,这种「做准备」的心态,实际上是一种彻彻底底的谬误。它不但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反过来还会产生副作用 —— 正是因为这种「思虑过度」,使得我们的大脑带宽被不断占满,没有余裕去思考和处理真正有用的事情,也就是如何行动。
 
进一步,这种思虑过度,还会让我们停留在烦恼和焦虑之中,蚕食着我们的激情和动力,让我们心烦意乱,踌躇不前,难以寸进……
 
因此,我的一个小习惯是:一旦意识到自己又开始陷入烦恼之中,开始一遍遍地考虑和反刍各种各样的想法,就告诉自己:
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非常宝贵,不要把这么宝贵的时间空耗在无用的烦恼上,而是先做一些事情,让自己开心起来,再用这种高昂的状态去解决问题。
 
事实上,如我在《打开心智》中所说:有研究发现,那些能够放下焦虑和担忧的人,每一天的幸福感更强的人,当面临困难的问题和挑战时,比那些一直处于担忧之中的人表现更好,能更好地解决它们。
 
也就是说,真正推动我们去解决一个问题的因素是什么呢?并不是你为这个问题做了多少准备,思考得多么全面,而是你有没有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状态。它才是你力量的源泉。
 
当然,可能有朋友会说:我也知道要保持积极,但我就是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想法扰乱心绪,陷入烦恼,怎么办呢?
 
我的办法是:对这个想法拟人化,把它想象成一个人,一个叽叽喳喳向你汇报各种小道消息和八卦的人,然后,盯着它,等到它说得累了、疲了,就让它闭嘴,告诉它: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这个方法很有效。事实上,你越害怕它、越担心它,它对你的影响就越大。因此,逃避是没有用的,逃避只会壮大它。只有直面这些想法,你才能对它们免疫。
 
用拟人的话来表述:一旦它发现它能够对你造成伤害,那么它就会变本加厉,在你面前用各种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但一旦它发现,无论它做什么,你都毫不在乎,那么它就会觉得兴味索然,不会再来烦你。
 
有不少研究也支持了这个做法。2020年一项研究发现,当我们想要停止一个想法时,一般有三种做法,分别是转移注意力、正念和主动抑制。前两者见效很快,但存在残余,可能会使得想法依然时不时进入我们脑海;而主动抑制虽然见效较慢,但有效期也更长,效果更好,能更彻底地让自己摆脱它。(Kim等, 2020)
 
研究发现:有意识地关注这个想法,不要逃避,然后在意识里「轻轻地把它推开」,可以更好地抑制这个想法的再现,在更长的时间里不会受到它的困扰。
 
小结一下:第一个理念,是「积极」。简而言之:
 
1)任何时候,负面情绪都不会提升我们的表现,要想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必须先摆脱负面情绪。
 
2)如果你的考虑、权衡、准备……导向的是负面情绪,比如焦虑、烦恼、担忧……那么它们就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需要停止。
 
3)推动我们去解决一个问题的力量,不是我们为它做了多少准备,而是我们是否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之中。
 
 
 
 
2. 有意识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经常收到这样的评论,说:我的文章虽然写得不错,但是感觉太理性了,缺乏一些感性。
 
别误会,我并不是想反驳这些评论。相反,我觉得这些评论说得很有道理。
 
实际上,这几年以来,我自己也有类似的感受。我感觉自己考虑问题时过多地采用理性,而很少采用感性。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对许多「不够理性」的事物都不感兴趣,甚至有时会不以为然。
 
最典型的例子是文学。近十年以来,除了推理小说之外,我基本没有读过几本小说,因为我对故事、人物、冲突这些「非科学」的事物都不感兴趣。如果我想了解某个时代的历史,我为什么不去读历史专著呢?如果我想探讨关于人生的话题,我为什么不去读哲学呢?总之,我找不到读小说的理由。
 
电影也是,这么多年以来,我完整看完的电影可能不超过30部,原因也是一样的:生活中值得考虑和关注的问题那么多,我为什么要花一两个小时,去看一个可能并不那么精彩的故事呢?如果要看故事,我为什么不读小说呢?
 
甚至包括我跟家人、朋友一起出门的时候,也常常被他们说,觉得我好像一直都心不在焉,对周围的一切视若无睹。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我喜欢探究问题,而对一切不能被思考和分析的事物都不感兴趣。因此,对于文艺作品,乃至于现实世界本身,我的兴趣都不是很大。比起现实世界,我更关注抽象的世界。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我也说不准。但是我的一条原则是:过度地依赖某一种思维方式,缺乏对其他思维方式的使用和练习,绝不会是一种好的情况。
 
因此,近几年以来,我在尝试着去做的,就是慢慢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多地使用感性。从过度地依赖理性,转移到能够协调两者的平衡。
 
所以,在我今年的很多文章里,你会看到一句话,叫做「对内抽离,对外沉浸」,指的就是如此:对内抽离出来,用「观察者」的视角看待自己,你才能观察到自己的种种状态和变化起伏;对外沉浸进去,充分打开五感,填满注意力的空隙,让注意力维持专注,你才能更敏锐地体验到外部世界的种种细微信息。
 
我这段时间在刻意练习的一件事是什么呢?就是跟外部世界交互的时候,尽量抛开杂念,不要在脑海中想着各种各样的念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事情上,去专注地感受和沉浸。
 
比如:
 
在外面散步时,不要想着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而是专注地走路,欣赏两边的景色,过往的人群,喧闹的生活气息。
 
读小说、看电影时,投入进去去欣赏作者(导演)的谋篇布局,去关注细节、伏笔和铺垫,不要考虑别的东西。
 
跟朋友聊天、沟通时,专注去听他的话,试图去理解他的想法、观点和境况,不要让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些做法未必能带来实际的作用,但它能够让我用一种全然不同的视角和心态去生活,更好地发现过去可能难以发现的感受和想法。
 
同样,不仅仅是感性和理性,如果你习惯于用一种思维方式去生活,那么一个小小的建议是:试着主动地、有意识地换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
 
如果你平时习惯表达、提意见、提建议,那么试一试少说话,多聆听。
 
如果你平时习惯客观地思考和审视一切问题,那么试一试不要那么刻板,偶尔用感性、情绪的方式去理解对方。
 
如果你平时习惯一定要给事物区分「对错」,那么不妨退一步,不要那么在意「对错」,而是去考虑「它有没有用」「它能否满足别人的需要」。
 
所以,第二个理念,是「灵活」。
 
试着改变你惯常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甚至可能是对立的做法,去跟别人沟通,去看待事物,让自己「换一个面具」去考虑问题。
 
你不妨把这当成是一个大型的生活观察实验。放低姿态,放下你预设的前提,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投入和观察,也许会有令你出乎意料的结果。
 
 
 
 
3. 锻炼精神的「核心力量」
 
在健身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做「核心力量」,指的是腰腹部的力量。这部分的肌肉相当于一个中枢和桥梁,对人体整个体态,以及各种动作和姿势的发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因此想把它借用到这里。
 
许多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认为「我存在什么问题,就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
我经常拖延,是不是我不够自律;
我经常受到情绪困扰,是不是我太敏感、太脆弱;
我经常「三分钟热度」,是不是我需要提高意志力;
……
 
这种思维其实也没有错,只不过,陷入这种思维里面,可能会导向一个结果,那就是让你觉得自己有很多毛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而降低对自己的自尊和评价,让自己失去改变的动力。
 
但这些毛病真的存在吗?它们是真实的吗?事实上不是的。它们并不真实存在,而是被「建构」出来的。
 
什么意思呢?当你认为它存在,并且为了不重蹈覆辙,不断采取预防焦点和回避策略,不敢去直面它、触碰它,让你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盲区和边界时,它才真的存在。
 
当你觉得它「不是」你的一部分,而是一个需要抵触、排除、战胜的敌人时,它才站到了你的对立面。
 
我们急于想把这些毛病抛开、扔掉,让它们从我们身上剥离,让自己跟这些会带来低价值感的失败、挫折和不好的经历相隔离,以维护我们内心中「更接近理想的我」的状态 —— 正是这种思维和心态,才造就了它们的存在。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什么?是坦率、平和地接受「我」现有的一切。优点也好,缺点也罢,过去的成功也好,失败的经历也罢,这一切加起来,才共同造就了「现在的我」的存在。
 
失去任何一点东西,「现在的我」都是不完整的。不论好不好,不论是否符合「标准」,这就是我。
 
这就是精神的「核心力量」:自信。
 
只有当你对自己充满自信,你接纳现在的自己,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在这个基础上,你有一些希望达到的目标,你愿意向着这些目标去努力 —— 
 
那么,你才能真正把这些事情做好。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推动我们去改变自己的动力是什么?它永远都不会来自于恐惧,而是来自激情。我们首先要对生活充满激情,愿意去投入生活,认为生活是「值得」的,我们才会有行动的动力。
 
同样,一旦有了激情,那么其实许多方法和技巧,也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你无需再去费劲地寻找动力,激情本身就能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那么,激情来源于什么?它不会来源于「我讨厌现在的我」,而只会来源于「现在的我已经很好了,我想变得更好」。
 
如何培养这种「核心力量」呢?一个足够简单的技巧,就是接受这一点:生命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是当下最好的状态;每一个「我」,都是所有可能世界里面最好的「我」。
 
接受了这一点,我们才可能有更强的动力,推动我们前进。
 
如果一个决定,是你认真思考、再三斟酌之后做出的,那么它就是你在当下所能做出的最好的决定,没有必要因为它所带来的结果不够好而苛责自己。
 
如果一个成果,是你认真耕耘之后得到的,那么它就是你在当下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成果。我们固然可以继续成长、做得更好,但那是以后,不是现在。
 
没有必要拿我们没有做到或者做不到的事情苛责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当下。
 
所以,第三个理念,是「自信」。
 
改变自己,不是要去苛责自己,而是反过来 —— 你要先认可自己、热爱自己,然后才能去谈「改变」。
 
当下的你,就是最好的你,也是必须为自己负起责任的你。在你过往的生涯和际遇中,一切所得到的结果,都跟当下的你是相匹配的。
 
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也是参差百态的,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理想的标准,一定比别的可能性更好、更优越。每一个我都是当下最好的我,也都是跟别人完全不同的我。
 
 
 
 
4. 投入的过程就是幸福本身
 
我想请你考虑一个问题:
 
假设现在有一本非常棒的小说,有两种选择:一是你找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认真把它读完;二是我用几百字告诉你,它的剧情梗概是什么。你会选择哪一种?
 
我想,应该没有人会觉得第二种更好吧?
 
同样,尽管我们现在经常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上看影视剧解说,但如果有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你肯定也是希望找一个时间,安安静静把它看完,而不是看一个「5分钟解说」,对不对?
 
为什么呢?明明看剧情梗概、看电影解说,同样能了解它的主要内容,花的时间少得多,我们为什么不这样选择呢?
 
原因很简单:我们看小说、看电影,目的不是为了「把它看完」,而是为了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可能是紧张悬疑,可能是惊险刺激,可能是温馨治愈,可能是大开眼界……这些体验加在一起,才构成了我们的收获。
 
生活也是一样的。
 
我们来到世界上,并不是为了匆匆忙忙、赶着过完这一生,而是好好体验这一生里面的种种惊喜和遭遇,让我们的生命体验变得更丰富、更充实。
 
因此,许多人容易有一个误区,认为我们需要得到某物、做成某事,才能感到幸福 —— 但其实不是的。幸福并不来自于事物本身,而是来自于我们追寻它的过程。
 
正是因为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当得到收获时,我们才会感到格外愉悦。
 
正是因为我们遭遇过沮丧、怀疑、烦恼,当一切尘埃落定时,我们才能体会到喜悦和安心。
 
正是因为我们经历过疲惫和辛苦,当一切顺利时,我们才能获得成就感。
 
当感到生活很无聊,找不到乐趣,也找不到快乐时,许多人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呢?要么,是通过购物、消费、获得和拥有其他事物,通过「填充自己」来寻找快乐;要么,是不断去寻找能做的事情,企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再从中找到快乐。
 
但这两种做法都是低效的。原因就在于:快乐和幸福并不存在于具体某个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我们投入去做一件事的过程。
 
一件事情,只要你觉得它是有意义的,它能够激发你的才华和技能,能让你全神贯注投入精力和注意力,让你找到心流状态,那么它对你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也是能够为你提供幸福感的。
 
所以,第四个理念,是「投入」。
 
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可能是这个时代一个极其重要,但又非常稀缺的品质。
 
我们这个时代,信息太多,选择太多,资源太多,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做伸手党、习惯了不劳而获 —— 但这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只会不断堆积你的「持有」,并不能为你带来真正的乐趣。
 
试着去自己动手,学习一门技能,入门一个领域,解决一个困惑,做出一个作品,去体验全神贯注投入其中的专注和乐趣。
 
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 闲聊时刻 ——
 
 
总结一下今天的文章:
 
 
 
1)我们每一天都非常宝贵,不要浪费时间去进行无意义的内耗,而是要做有用的事情,让自己维持在积极的状态。
 
 
 
2)如果你长期习惯于用一种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不妨试着有意识地采用对立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让自己变得更灵活。
 
 
 
3)解决自己问题和坏毛病的先决条件,不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而是要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用自信和激情为自己提供不竭的动力。
 
 
 
4)幸福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追寻和探索它的过程之中。
 
 
 
这4条理念,是我的经验之谈,也是我希望跟每位朋友分享的建议。
 
 
 
希望对你有用。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文学家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