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oot:sitetitle}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工作生活感悟文章

2023-09-14 分类:生活感悟 阅读:0

朋友是外地人,有天讲了一件事。

和父亲一起去菜场,给了20块钱,摊主偏按10块找,朋友不平,和摊主理论还起了争执。心想,有父亲在,那人能怎样,大白天抢钱啊。

可是,她那伟岸正直的军人父亲,却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让别人占尽了便宜,还说自己闺女任性不懂事,搞得周围看客还以为朋友是个难缠的主儿。

回去后,她跟父亲吵了一架:“要是老公,肯定能保护我。”

父亲转身回了房间:“这是你的地方,我们出门在外的。”

是的,朋友在这里许多年,这里早已是她现实及心理意义上的家。而父亲,仅仅来这里一个月。

这件事成了她和父亲之间的疙瘩,一搁好几年。

不久前,遇到朋友。又说起这事,她说,我理解父亲了。不在自己的环境里,就是趾高气扬不起来。这不,休假回老家,我也有了外地心态。连在北京穿着很时尚的衣服,在这儿都觉得不自在。

环境滋生归属心理,这话一点都不假。

我们常常在自己的环境里,自在、从容、有归属感及权力感,可是到了别人的环境,却怕事、畏难,而且谨小慎微。

想想自己,是不是只有在自己家里或最熟悉的环境中,言谈举止才表现得最为自信和从容?只有在相信自己能够掌控局面的时候,才表现得更有优越感?

心理学家指出,这就是“居家效应”——一个人只有到了自己的环境才更有心理优势。

想起小时候的考试。好像每次考点设在自己班里或是自己学校时,就发挥得好;一旦设在外校,八成要出意外。

模糊觉得,遇到难题时,想想与此有关的背景,通常能够灵感闪光;可是,到了陌生的环境,完全没有了思考的热情。

后来的很多考试,都要看考场。我想,就是为了解除人内心对陌生环境的一种抗拒吧。

广东的朋友来北京,每次都带着对北京的尊敬和距离,即使很多事情并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每次去广东,也不乏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即使遇到的都是些司空见惯的小事。

隔壁的小朋友来我家,睁着好奇的眼睛到处打量,摸什么都要征询我的意见,乖巧至极;可是到了他家,那叫一个“主人心态”,不断上演一出又一出慷慨友好的闹剧。

仅仅因为环境变了,内心异于常态的不同感受与做法也由此而生。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叫做“家”的东西,只消想一想都让人觉得熨帖,只有在那里,才能让我们产生最优势的心态。

当然,你可能也见到过一些例外。

那就是对有些人而言,环境与自我无关。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从容自信,不卑不亢,居家如此,对外也如此。

我一直想,这些人的内心一定很强大。直到有一次,问到一位超级自信者,“无论在哪儿,你从来没有怯场的时候吗?”

他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看我,“你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

或者,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挑环境的。在内心宜居之处,我们自信满满、妙语连珠;到了人家的地盘,可能大打折扣;如果这个地盘再不宜居,那么,我们的自信就仿佛缩水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想找回自己,不妨先从认同环境开始。

还记得大一时的自己吗?是不是也不乏“外地心态”?再想想大二、大三、大四,你还会像大一那样收敛自己吗?

环境就是这样,当你置身其外的时候,它对你也虎视眈眈,不过,当你把它视为自己的环境时,它也会对你视如己出。不信,试试?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写给女人励志的话:因为你最真所以最有力量

下一篇:经典美文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