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oot:sitetitle}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让梦想高飞,一只梦想飞翔的鹰:林文斌

2023-09-14 分类:梦想成真 阅读:0

《林文斌:一只梦想飞翔的鹰》

周萍

2016年的年底我曾协助老公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因为深知出书的辛劳,本以为出书后的他会好好歇歇。出乎意料的是这几年来他“变本加厉”,更加奋笔疾书,居然高产量高质量地写出了数百篇文章,不仅广泛涉猎文学作品、时政评论、新闻报道,还宣传了很多先进单位、先锋人物、典型做法。听到这里,大家或许会以为他的分内工作很轻闲,事实上完全不是那样。他们单位的人都知道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简直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忙得焦头烂额屁股生烟,获悉他竟然还写出这么多东西时个个惊讶无比:“这怎么可能?这是神马节奏?”但细想想,他中午几乎都在敲键盘,周末很少见他出门玩,加之他平时写材料是公认的“快枪手”,一切又变得顺理成章。作为非专业写手非政工干部,却在文学创作和政治工作上取得了飞鹰般鹰翔九天的飘逸成就,取得了许多心怀作家梦的政工干部难以企及的非凡建树,想必大家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想要了解这个人,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蛇年之尾他的本命之年,一起走近这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人,一起走进他鲜为人知的笔耕世界。

●抓住转瞬之机,利用各种机会学!

写东西离不开夯实的根基,需要练好“马步”,也只有这样才能蓄底气、接地气、有人气,否则写的东西便会如浮萍一般,往往假大空。正是基于这个认识,他十分注重学习,认为先“输入”才能有“输出”,“输入”越多“输出”才能越自如。而且他深知“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为此,他经常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并坚持用屏气吸收、细心观察、反复提炼等科学方法学习,抓住每一次机会以及机会中的转机,在连锁反应中抓住更多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沉淀、厚重自己。

屏气息多学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东西,平时就应该多看书本、学东西,充实自己,思想才不会干瘪、陈旧,与时代脱节,才不会像无源之水,而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看与学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与沉淀的过程,缺了过程,速写速成的东西要么就像泡水过劲的面条不筋道,要么就像火候不够的馒头没味道。所以他认为潜心夯根基,就需要屏息静气、安神定心,多看多学、入脑入心,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沉下去、看进去,让自己吸收更多的日月精华,成就自身更多的文采才华。他一方面十分尊重传统,坚持养成看书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又特别注意与时代接轨,从网上涉猎内容更为宽泛、观点更为前卫的文章,并从中汲取有用的、储备想要的知识和营养,努力为构建自己“军旅作家梦”的大厦夯筑坚实的根基。当然,他也注意从工作实践中汲取营养。比如2013年下基层学习锻炼一个半月,积累了大量素材和切身体悟,为后期创作的集中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善观察捕机遇。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的人才最容易抓住转瞬即逝的最新信息,迅即做出反应,从而赢得先机。尤其像言论这种时效性很强的文章,必须眼疾手快。正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等别人说过了你再说,如果又没新意就没很意思了。比如2013年他提前注意到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于是抓紧撰写了一篇《读书人的“江湖”》,很快就被《基础教育论坛》杂志选作第5期的卷首语刊发,后面还跟着铁凝、莫言这样重量级人物的特稿,自然万分荣幸。当然,留心既包括写时留心形势变化,也包括平时留心积累素材。缺了前者,写出来的东西没有时效,难以引发共鸣,甚至拾人牙慧;缺了后者,写出来的东西没有血肉,自然不会丰满,甚至无病呻吟。所以说,捕捉机遇并不是说简简单单的“守株待兔”就可以了,而是应当有所作为,随时做好出击的准备,确保机遇降临时一抓即获。而他恰好喜欢做一名“快枪手”,时评言论正是他近年来写得较多的一种体裁,《读史以修身》、《为“强军梦”播撒火种》、《抓作风建设要抓住“七寸”》、《青春的长明灯》等,都是他应景推出的代表作。

重提炼出新意。同一项工作,大家都在做,为什么有的能上稿,有的静悄悄?其实这里面的差别主要在于提炼,包括角度的提炼、深度的提炼、高度的提炼。言论性的文章除了要快,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当精耕细作,反复提炼。比如,2012年习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作了重要讲话,当时他反复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数易其稿,最终完成了《怀揣中国梦 阔步向复兴》一文,由于提炼到位,该文不仅被全军政工网精华发表,还被编辑部推荐到新华网、人民网、环球网等多家大型网站进行推广传播。再比如,航空医学研究所的俞梦孙院士在2012年被中央树为“时代先锋”全国重大典型时,各路媒体纷纷对他进行集中报道。其中俞院士所在单位的上级机关主办的《空军后勤》杂志社也专门邀请他担纲主笔,对院士进行专访,编辑部还特地将这篇院士报道稿件作为该期头稿,以五个页面的篇幅作了重点报道。他也正是抓住这两次机会,跃升了写作水平,两个例子也互相印证了一个道理:唯有反复提炼,才能在高度上有立意、角度上出新意、深度上现诚意。

广涉猎纳百溪。他说:学习的渠道其实有很多,看书、上网,都是个人的方式,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以及公益岗位或许能学得更快更多更好。他热爱读书看报,喜欢上网看热闹,对电视新闻也饶有兴致,因此虽然他的手机至今没有用过微信,天下各种大事小情却一样尽在掌握。他还义务担任了全军、空军政工网的远程编辑,在编稿审稿过程中学到了全军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籍贯不同单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丰富了他的模拟人生阅历,感觉在穿越时空中多活了几辈子。他热心参与蓝天微博管理团队,在快捷吸纳众人观点和信息的基础上,提议和发起了多项活动,在团队中的贡献率最高,管理积分始终占据榜首。他还通过参与编撰军旅文集《军旅放歌》、军旅杂志《军旅文学》,捧着那些雪片般投来的文章,他感受很多,“整部书稿拜读下来,再回过头翻看目录,我忽然有种感觉,那一排排工整陈列着的文章标题,就像是一串串带着作者体温的乐符,传递着触动灵魂的力量。”种种渠道的学习就像一条条溪流的汇聚,帮助他在无限宽泛的领域游弋探索,从中汲取思想的养分。

●挤出海绵之水,珍惜一切时间写!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多么珍贵或者难忘的军旅岁月,即便是一辈子穿军装,军旅生涯也终究成为人生片断。为了让这段过去就不再重来的历史不在岁月的冲刷下渐渐变成灰色,他一直在坚持用手中的笔为其不断添加许许多多的色彩。他相信:在军营的舞台上,军旅成了许多人心底的集体记忆。为了珍存别样的军旅,写作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办法,不管是文学创作写生活,还是宣传报道写工作,都可以将军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定格。于是,他笔耕不辍,为了将来能够记起更多。

抢时争分夺秒。他的领导曾经讲过这么一番话:“大家都在机关,也都没少加班,可为什么小林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拿出那么多写作成果?我经常睡在办公室,很多时候部里所有办公室的灯都熄了,就他的灯还亮着。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对比和反思。”是啊,机关的业务其实很忙的,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的工作基本上都靠自己完成。所以,他搞军旅写作就必须争分夺秒,没有整块时间写,就化整为零地写,高效率地用好中午、晚上和节假日等相对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正因为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当大家加班的时候他在加班,当大家聚会的时候他在思考,当大家逛街的时候他在阅读,当大家睡觉的时候他在写作。这几年写下来,他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十分珍惜用于写作的每一秒钟。他一直谨记鲁迅先生的教诲,“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在网上当编辑,在杂志上做专栏,在微博上当管理员,在直播间里做主持人,他见缝插针,忙得不亦乐乎……工作、学习和写作也因此几乎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走到哪写到哪。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春天在机关,他多角度多平台报道了单位的警卫连和幼儿园,一篇《“空降”到机关的双主官》让连长、指导员一夜成名、喜出望外,数篇关于幼儿园的稿件让蓝天幼儿园的名声再度回响,也让刚刚走马上任的新园长充满底气;夏天去福州,他深入基层调研,发动官兵互动,采写出数十篇、五万多字的稿件,并全部发表在不同媒体上;秋天去徐州,他又在全军刊物上深度宣传了某院校的“育人经”,为该院校的“英雄文化”提炼出新的文化底蕴;冬天去哈尔滨,他发动官兵写心得、谈体会,指导开展有关活动,及时跟进宣传报道,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走到哪,写到哪,他的做法得到了所到单位的一致认可,一通通感谢电话打到机关,一份份出差报告传阅机关,每次都引发不小的地震与轰动。我不禁感慨万千,也更加想要让这位热爱文字工作的人,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也想让这位热心宣传别人的人也被宣传一回,让更多的人认识认识这位情感细腻而又不善言词、思想深刻而又简单快乐的人。

想到啥就写啥。现代生活,人们一有时间,随时随地看微信、玩微博,他则抓住一切碎片化的点滴时间和个人闲暇时间练笔。毕竟很多原始感受是没法与他人分享的,唯有及时动笔把它写出来,才是有用的、可以传播的东西。2013年1月22日习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时间引发热议,作为平时养成的习惯,手头工作刚好不忙的他及时深入理解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研究相关评论,继而在应激反应中迅速消化转化内化,结合军需岗位写出了一篇《把“舌尖”关进“笼子”里》的文章,文章汇聚了前年的“舌尖”热词与去年的“笼子”热词,很快被《宿迁日报》发表,被多家大型网络媒体转载引用,后来又被《军队党的生活》这一军队政工领域的权威杂志刊发,一些陆军的朋友还为此专门给他打电话道贺。2013年4月26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后,他同样敏锐地意识到这必将成为军营的热议话题,因为部队官兵的年轻人很多,或者很多人都曾年轻过,因此在五月初就撰写了影评《青春永不散场》,很快在《空军报》上刊登。

不让笔停下来。他在小学、初中一直是语文课代表,从高一开始就陆续发表作品,相继在校广播电台、市报、省报上发表文章,在全国中学生征文中获奖,但自从1996年考上军校后的十五年间,因为上大学后的放松以及工作后的迷惘,直到2016年受到刺激后才重新燃起写作梦。从关于懒于写思想会生锈、坚持写人生才锦绣的文章《“绣”兮·“锈”兮》发表之后,他再没停过笔,三年多来已在《领导科学》《党课》《军队党的生活》《军营文化天地》《北京青年报》《空军报》等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过百篇,在网络媒体上发表或被大中型网站转载的文章更是突破千篇。除去2016年出版的专著《小草在长大·十年之约》和2012年出版的合著《军旅放歌》外,文章字数有五六十万字,即便再刨去一些不便公开发表的文章,也完全足够再出一本书甚至两本书了。他的勤奋令他多次被评为空后机关学习先进个人、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现在,在百度上搜索一下他的名字,前面再冠以“作家”或者“空军”,就很快能找到他的个人文集,且作者简介栏赫然写着:“福建漳州人,青年军旅作家……”

●向往蓝天之鹰,使出浑身解数飞!

他曾说过:“接过父辈的钢枪,我这一生注定与天空有缘。”碧空如洗的天空和清澈纯净的蔚蓝一直是他钟爱的风景,他曾多少次在梦里化身为鹰,希望可以把自己变成偌大天空的小小点缀,只在风中留下飞过的鸣叫和身影。可是都说风过无痕、雁过无声,他该怎么延续那盘恒的鸣和翱翔的影呢?没错,是的,唯有文字才能记录历史、记录心灵,完成这样神圣的使命。喜欢鹰,是因为鹰的犀利、坚强、果敢、迅猛、潇洒、飘逸,都是他欣赏的秉性。尤其是离开城市看到鹰时,想要飞的莫名兴奋总会涌上他的心头。

用思想领航飞。思想永远走在行动的前面,想要飞得远,首先需要思想飞得远,而让思想飞得远的办法之一,就是多阅读、多思考,让自己深邃起来。就拿他来说:看《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才能在新华网上发表《弘扬红岩魂 保持纯洁性》;看《长征》,才能在中国军网上写下《再话长征:滚滚铁流铸忠诚》;看《军旅放歌》,才能为该书作序《蜿蜒的乐符》,看《民国先生》,才能在《空军文艺》刊登《中国先生》。那些书就像源源不断的活水滋润着他的思想,继而生发新枝、长出新芽,使思维的触角伸得更远更宽广,为他的飞行之梦领好航。他总说:“我们身上虽无两翼,心中却应该有双翅。”正如他在《人生在追求中闪光》中写到的:“追求源于内心的向往,源于思想的指向。无论是选择大江东去的气魄,或是选择小桥流水的风格,都是一种追求。”没错,有追求才有激情,有动力,有目标,有方向,平凡的人生总是需要出彩的愿望。记得孩提时代的我们,都喜欢躺在草坪里仰望蓝天,天上缓缓飘过的白云和偶尔掠过的飞鸟都会令时光变得舒缓起来,但只要有思想来领航,就永远不必担心迷茫。

让信念支撑飞。信念不仅可以支撑飞行,甚至信念本身也可以起飞,从而让飞行在更高的平台上飞得更高。爬格子是辛苦的,真正融入到写作当中的人都会明白这一点。而且,有的辛苦能够很快换来回报,帮你升官发财,很多辛苦则会石沉大海,等待你的只有漫漫黑夜。但“石沉大海”并不代表“打水漂”,毕竟世界是守恒的,只不过有的“回报”看不见、摸不着,或者“回得晚、报得迟”,爬格子过程中所锻炼和提升的意志、能力都不是金钱或其它东西简简单单就能称量出来的。只有有强大的信念时刻做好起飞的姿势,无欲无求、不惧孤独,终有一飞冲天的一天。这几年来,甚至他一个人的纸媒发表量就已经超过了整个部门的发表总量,远远超过了每人每年至少发表一篇文章的标准,尽管这些不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却为他的未来加分添彩,他也必将在奔向飞翔梦想的道路上迎来属于他的光荣绽放。有人看到他关于《致微博终将逝去的2013》的文章,不禁称赞他“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事都太认真太认真了”,以至于做的每件事情、写的每篇文章都成为极致。

以坚持迎风飞。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在许多时候就像滚雪球似的,只要平时把马步蹲扎实了,多琢磨新招式,先厚积而薄发,雪球自然越滚越大。仅2012年以来,他就相继成功推出了某连长、某院士、某学院、某基地、某蓝天幼儿园、某航空兵场站等六个先进典型,对它们作了立体轰炸式的宣传报道,2013年还成功推出了《基层政工读物》蓝天微博之窗、求是理论网个人文集、空军政工网老林当兵记、南空擎天网鹰巢风采录、中华梦想屋励志专栏、中国军网思考专栏等六大系列文章,产生了规模轰动效应。付出终有回报,现在,并非政工干部的他在军队政工圈已经算是一个名人了,从总政治部到各军兵种到基层部队,许多政工干部都和他有过交往,并非专业写手的他在军旅写作圈同样算是一个明星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切磋请教交流赠书,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候,写作还能带给人意外的惊喜。就在2013年他过本命年生日时,我第一次学着用烤箱给他做蛋糕,他感动得无以为报,最终决定用最擅长的笔答谢我的心意并顺利在翌月的《军嫂》杂志上发表了《亲手为你做蛋糕》,反过来感动到我。

靠兴趣加油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这位老师,纵然飞得再早再快,也不会有后劲,更不可能后发制人,飞越高峰。而他,恰恰是对创作充满了浓厚兴趣的人。早在小学开始,每天写日记、每周写-想象作文的习惯就让他对文字充满了兴趣。但形势总是在变化的,兴趣需要持久,才能为飞翔的梦想助力加油。他始终抱着自然平和的心态面对写作。能发表最好,不能发表就当是练笔,也说明还需要加强练习。不把发表文章当硬性指标、工作任务,更不将之作为追求功利的炫耀资本,提笔写作的兴趣自然就浓了。无需催促鞭策,自会奋蹄前行。他在谈及几年来的创作旅途时不禁唏嘘感慨,多少个深夜点灯熬油,多少个周末绞尽脑汁,多少个不眠白驹过隙,多少个沉思恍如昨日……曾有过因为想写写不出、想写没空写的茶饭不思、寝食不安的焦虑,也曾有过思路行云流水、灵感源源不断的酣畅,无论这一切如何颠沛流离或是顺风顺水,都已然成了过去。但是,辛苦与喜悦共存,付出与收获同在,写字的过程充满了化身为鹰的惬意,这样匆匆的一年却也因此在忙碌与充实中,为生命的年轮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岁月印记。

鹰击长空凌云志,扶摇直上九万里。回顾他这些年的努力,就像是发生了化学连锁反应似的,因为经常投稿,他认识了许多编辑;因为编辑后来的鼓励关心,他写下了更多文章;因为更多的文字产量和回馈,他开始义务加入远程编辑等各种公益岗位,服务更多的文友;因为参与了这些公益活动,他的眼界和阅历进一步开阔,并成功在杂志和网络上创办了数个专栏。他一直相信所有的文字都将成为生命老去后回忆的宝藏,透过有生命有承载有营养的文字便可以读懂笔者的内心。正所谓人在地面心向蓝天,他虽属蛇却热爱鹰,他在梦里时常会出现鹰的画面,有时是他看到了鹰,有时则是把自己变成了鹰。所以如果有来生,就祝愿他真的化作蓝天之鹰吧,游弋苍穹会令他兴奋不已,说不定哪一天他真的会去蹦一次极,让自己离化身为鹰的梦想更近一点呢。最后我想说的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能遇上如此有情有义又有才的如意郎君,我此生可真是捡了个大漏。前面可能也是高兴过了头,居然忘了介绍老公的姓名,其实他的名字普通得很大众:单姓为林,名叫文斌。

                 ——林文斌的爱人:周萍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励志心得:大小梦想一同拥有

下一篇:梦想与分心:做一个能够把握自己的幸运的人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