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高孩子的理想高度
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在浙北已算是高山了。高山上的人们下山买生活用品,来回一趟需要5个小时。高山上有二十多个孩子,他们在一所破旧的学堂里读书,过着近似不知魏汉的生活。老师是山下来的,在大城市里读过书。第一次宿在学校里,他失眠了一晚上,山上的风太大,山上的生活太苦。上第一堂课,老师看到几位浑身湿漉漉的孩子。他问:“一大早打水仗了?”几个孩子低着头不敢说话。一个扎着辫子的女孩指指窗外的一片远山说:“他们从深山里来,是杂草上的露珠打湿的。”
老师把目光投向窗外,一条似隐似现的羊肠小道穿行在群山之中。老师问:“你们需要走多长时间?”一个孩子说:“两个多小时。”老师第一次知道一个孩子上一次学的代价,这个代价即使是成年人也是难以承受的。
教师很感动,但老师也很绝望。因为孩子的见识和海拔成反比,他们对山下的那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问这二十多个孩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最大的理想也是最体面的理想是那个扎辫子的女孩的,她说要当村里的会计。更多的孩子说他们长大了要学会在自家的毛竹上刻上父亲的名字,以防别人盗砍。
后来老师有了一台二手的手提电脑,可以通过村里唯一的一条电话线上网。那次教学设在村长家里,围观的大人比学生还多。他给孩子们讲起了外面的世界,讲通过一台电脑可以联接世界的精彩。
那个扎辫子的女孩理想开始有了改变,她说将来要下山当会计。别一个男孩说,他以后要当个乡长那样的官,能拿出笔钱修一条通向山下的公路。
老师在山上呆了一年便走了。他说自己只能改变孩子们这么多,他希望后来的老师不要把孩子的理想变小,希望那个女孩有一天说自己想到大公司当白领,那个男孩说想当省长。他说这些孩子也许永远走不出大山,但是必须垫高孩子的理想高度。这才是教育的灵魂。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下一篇:别让理想毁了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