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站赤制度”随笔
众所周知,在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我们只要用手指轻轻地摁一下电脑或手机键,眨眼功夫便可将信息传递到我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甚至全球的任何地方。
但是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在统一后的元朝,其国土面积约达4500万平方公里,即北至北冰洋沿岸(包括今天的俄罗斯东部地区),西北至中西伯利亚,东北至今天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差不多占据了整个欧亚大陆。
尽管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在历史上仍能获得不错的评价。史家们评说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他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
元朝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是疆域最大的时代,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信息传递最为顺畅的时期。那么拥有辽阔地域的元朝,是如何传递信息,保持全国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信息的顺畅的呢?元朝依赖的是蒙古人的“站赤制度”——驿站。
元朝的“站赤制度”随笔
百度图片
虽说由官府设置的驿站由来已久,主要功能是“通达边情,布宣号令”,但在蒙古时期被加以扩大了,并在忽必烈统治时得以完善,即在每一驿站都设有一座府邸,专供使臣往来居住。
而且在每一个驿站还备有不少奔驰迅疾的强壮马匹,有的驿站竟多达四百匹。据记载,忽必烈时期全国共有1400处驿站,这个数字还不包括边远地区和四大汗国之间的驿站。
因为国土太辽阔,忽必烈时期还设置了传递紧急文书的机构作为驿站的补充,名为“急递铺”。此机构为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每铺置铺丁五人。一昼夜,铺丁要骑马奔驰四百里,辗转传递军政机要文书。
由于有百日路程传递保障,10个昼夜就可以把文书消息送达朝廷。对于文书交接,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出现问题,主管官员和铺丁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元代的驿传制度对当时的波斯、俄罗斯、埃及和中亚、西亚诸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在俄罗斯竟然沿用了数百年之久。
总之,忽必烈设置的“站赤制度”,不仅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宋、辽、西夏、金时期各少数民族偏守一隅的情况,也逐渐有了大变化。或许,这便是忽必烈能在大一统的相当长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都十分稳定的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元朝的“站赤制度”随笔
上一篇:《新观念》颠覆了人们的生命认知
下一篇:荐读《常令名节不堕地》